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2-09 20:39 阅读量:

10月14-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青年学术团队主办的“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系列学术会议之二:“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召开。来自阿伯丁大学、贝尔格莱德大学、北京大学、博登大学、重庆大学、迪堡大学、东京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复旦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剑桥大学、莱顿大学、庆熙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芝加哥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以上机构按首字音序排列)及中国人民大学的数十位学者,围绕“差异”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方位的研讨。

14日下午,会议正式开幕。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Donald Worster教授代表人大历史学院致开幕辞。Worster教授指出,近些年他常在亚洲各地旅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青年史学沙龙是他见到的最好的青年学者团队之一。这个团队有理想,有行动力和创造力。本次会议将主题定为“差异”,非常具有学术眼光。但是,历史研究无论是对象还是写作,不仅充满着差异性,也充满着相似性,希望会议最终能够解答,为什么会议选择探讨差异性,而不是相似性。开幕式由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刘后滨教授主持。

 

\

 (沃斯特教授致辞)  

    Worster教授致辞结束之后,来自台湾的“中研院”院士王明珂教授以《历史叙事中的结构与差异》为题进行主题演讲。

 

\

(王明珂教授在演讲)

    王明珂教授指出,他在四川从事田野调查时,采取的是多点移动的田野调查方法,这种多点移动的田野对他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多点移动的观察焦点是差异,是陌生,在差异和陌生里面寻求意义。差异之中,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可称为历史心性。历史心性是一种深植在人民心中的历史叙事文化,它让人们不断地创作和讲述这样的历史。王明珂教授最后指出:在社会生活里面,我们社会的现实本相,以及很多普遍的知识法则,都让我们在认识周遭世界的事情上显得十分的迟钝,让我们见怪不怪。就像赤脚经常习惯踩在尖锐的石头上已不觉得痛苦。我们整个的知识,我们的历史造成一个社会,活在那个社会里面的我们,认为一切理所当然。所以反思性的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就是让我们对于周遭世界里面存在的差异,异例,断层的现象,不断保持敏感,以认识这个社会本相,还有历史变迁,这样子我们才可以对我们社会的本相有真正敏感的反应,会让这个世界越来越好!

     随后,清华大学的彭刚教授对王明珂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评述。彭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和王明珂教授的演讲皆聚焦于“差异”。“差异”对史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有差异,有分别,所以历史理解才成为必要。反过来说,因为有共通,所以历史理解才成为可能。我们要认知“差异”,一方面需要化陌生为熟悉,另一方面又要化熟悉为陌生。彭刚教授还指出,王明珂教授提出的史学要保持足够的反思精神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具有反思性眼光,更包容,更开放,更多元的这样一种胸怀,才能够成为一个更够格、更美好的共同体的成员,才可能重新塑造好我们的群体的认同。

 

\

(彭刚教授在评述王明珂教授演讲)

 15日和16日上午, 数十位学者对“差异”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本次会议共设八个讨论小组,分别是:“独一无二的经验?:全球/地方视野下的东亚史”;“信仰、性别与空间:比较宗教史的视野”;“边缘与中心:近代中国文化的重构”; “他我之间:环境、身体与食物的历史”;“政治空间的内外张力与性别因素”;“中国历史上的法律与差异”;“类型之外:差异的考古学解释”;“中国历史上的‘疯狂’与精神疾病”;“族群认同与述史差异”;“界:地理空间的分割术”。

 

\

    来自不同学科和地域的青年学者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提交了三十多篇高水平的专题学术论文,分别从历史学、考古学、法学、政治学、民族学、宗教学、医学等领域的不同视角,对“差异”问题涵括或体现的具体历史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会议讨论中,与会学者都非常投入,论文宣读准备充分,评议精彩纷呈,发言踊跃不断。

 

\

    16日下午,在迪堡大学的Meryl Altman教授特别演讲之后,清华大学的彭刚教授、莱顿大学的魏希德教授、厦门大学的刘永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关凯教授、北京大学李隆国教授展开圆桌讨论,专门围绕“差异”话题的史学意义,进行研讨升华。

 

\

    彭刚教授指出,“差异”这个词对历史学的理论和思想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对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同和差别的敏感,是历史学家之所以成为历史学家非常很重要的思维特点,也是历史学家的职业敏感所在。它既提醒历史学家保持谦卑,又激励其奋发有为的宏伟抱负。

 

\

(彭刚教授在发言)

    关凯教授指出,今天人们之所以强调差异的意义,恰恰是因为当下面临的时代,写作的语境存在深刻普遍的认同危机,就像北京,每天经常有雾霾,看不清,大家是非常茫然地往前走,这使得大家突然发现差异如此之重要。他认为造成我们面对思想雾霾的处境有三个主要的决定变量,首先是全球化,其次是信息技术、最后是多样性。

 

\

(关凯教授在发言)

    魏希德教授结合自己在欧洲研究中国的感受,以中欧“大分流”为例,讨论中国和欧洲历史发展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她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欧的历史,有时候会进入相似的过程,但有时候又会差异很大,并由此阐发了她自己独到的理解。

 

\

(魏希德教授在发言)

    李隆国教授作为一位在中国研究欧洲的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指出,在中国从事世界史研究,要面临多重差异性的挑战,因为研究世界史的中国学者,必须突破很多墙,比如语言之墙,文化之墙,史料之墙,才能进入到研究对象的世界里。

 

\

 (李隆国教授在发言)

    刘永华教授指出,在我们原有的前近代的观念里面,是承认族群和国家的差异的,而且把它当作很重要的价值来对待,但是民族主义兴起和发展起来后,却逐渐强调要把这种差异加以抹平,或者是降格到比较不重要的境地。这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未必是幸事。

 

\

 (刘永华教授在发言)

    五位老师发言之后,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邀请到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大学优秀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来参会,大家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这非常难得。求异思维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但在更高基点上寻求共识,也未尝不是学术研讨的目的。差异需要重视,同一性和相关性同样需要关切。人类的差异起源于隔绝,交往有助于减少差异而同时又往往增加新的差异,因而重要的还在于掌握《易经》里尚“通”的智慧。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青年学者团队,既重视具体研究,也不轻视理论关怀,这是很理性的追求。就学术而言,差异或者保持差异的自觉是历史学家很可贵的品质,它的确是反思性的史学和史学保持反思性的重要来源,但反思也不是最终目的,反思的学术目的,归根结底还在于更好生活的人本身。

 

\

 (黄兴涛院长在总结发言)

    “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系列会议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青年史学沙龙2015年创办的连续性国际学术会议,主旨在通过会议,邀请不同领域、学科的学者对历史学实践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讨,以加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地域学者的交流,推进对一些问题认知探讨的深度。2015年聚焦“空间”,本次会议聚焦“差异”,2016年将聚焦“网络”。据了解,2016年聚焦的“网络”,既可以指实体性的网络,也可以指互联网网络,还可以指一切虚拟的、主观的网络。

    本次会议还组织了“讲历史”系列讲座,邀请了莱顿大学魏希德教授、博登大学的左娅教授和中山大学的谢湜教授进行了专题演讲。为了惠及更多不能参会的青年,本次会议还尝试将学术活动与新媒体进行结合。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对本次会议的主题演讲等四次演讲进行了现场直播。据统计,四次演讲共有3000余人在线观看。此外,会议还组织了出版论坛、期刊见面会,探讨了古籍整理与出版、中国人文学者的英文发表等问题,内容相当丰富。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2014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 100872
<本站管理:admin>
备案号:京ICP备14032167号